
纵观目前App市场,游戏类App和工具类App依然是教育APP的主流,如Duolingo、Quizlet和近期的PhotoMath这几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类App,虽然用户量也不错,但仍只满足了小部分学生的需求,为后来者留下了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过去两年我们一直都在Socratic(美国一个提供免费、开放的教育资源的网站,原作者Christopher Pedregal为Socratic创始人)研究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为了推动更多以学生为中心的app良性发展,现在我想要跟大家分享下学生在学习中的智能手机使用习惯,以此来阐述如何更好地开发和设计教育APP。
在一次测试中,一名学生因为手机屏幕太暗而看不到我们设计呈现在手机上的一个项目。由此我们发现大多数高中生都会把手机亮度调到最暗,这样手机电池才能成功撑过一整天。我们还发现学生们大部分会在较老版本的手机上安装大量APP,这意味着他们的智能设备经常会出现内存不足的情况。因此,如果你设计的App会占很多内存、需要花费很多流量或是很耗电的话,也不要怪用户会把它从手机中删掉了。
对于学生来说,手持一张带有问题的纸片,拍下来后发给朋友,朋友做完题目后再拍下来传回去是很平常的事情。而当大多数学生发现截图其实要比复制黏贴到iMessage更方便时,就开始用图片来分享信息了。
然而,并不是所有app都能直接识图的,PhotoMath在这点就做的很好,它拥有识别图片中方程的专利技术。与此同时,Google和IBM也开发出了新的图像识别系统APIs,拥有精准的图像识别能力。而微教育app比如GotIt和Mathcrunch则能允许学生直接将带有题目的图片发给老师进行解答。
有意思的是,最“高质量”的教育网站(譬如Khan Academy, CK-12, Coursera等)因为无法提供解决学生日常作业问题的服务,因此不会成为他们日常搜索的首选。 如果你是一个教育类内容的生产者,请一定要认真考虑内容的粒度(即数据的细化程度),根据对学生常问的问题类型分析,让有效的教育信息能够以任何形式被检索到。
为了方便手机阅读,在设计阅读内容时需要考量到手机的特性:载入速度快、内容要分块呈现、且要适合小屏阅读。此外,如果有GIF动图的话,对于产品是个锦上添花的加分点哦。如果设计的内容里包含视频的话,要像Snapchat一样把视频设计成竖版,就能更方便学生的手机阅读。而在卡片式用户界面设计方面,可以拿Google的迷你教学型App Primer做下参考,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曾经聊过的学生表示,他们都非常清楚班上学生谁完全掌握了教材及上课内容,谁又愿意主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同时,他们也知道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过谁的帮助最大,并能体会到求助过程是否愉悦。
对于产品设计者来说,如果你正在开发一款社交类产品,请一定要把学生想要分享信息的对象考量进去。设想一下,他们最想跟谁互动呢?是最好的朋友?学习伙伴?还是整个班级?老师们会看见他们分享的消息么?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会非常影响学生发布内容的语气和调性。
显而易见,目前世界上的几十亿人都有想要学习的欲望,而智能手机的出现正在让学习的门槛降低。未来如果想要让智能手机在教育中担任更重要的角色,就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并同多方积极展开合作。我们越早做这些事情,就能让智能手机为教育带来更多好处。













管理概念的虚拟屏幕界面_132148018.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