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00-7350
首页 >资讯干货 >行业头条 >邱昭良博士:在线学习的八大未来趋势
邱昭良博士:在线学习的八大未来趋势
发表时间:2015-08-21 来源:在线学习 7098阅读


编者按

从本质上看,在线学习是人们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知识获取、技能提升或态度转变,因而其发展变化的驱动力只有两个:技术的变化与人的变化。


综合各方面关于互联网技术发展以及“新人类”学习特性的研究,中国学习型组织创始人邱昭良给我们列举了未来在线学习会呈现的八大趋势。

图表来源:训讲堂


1. 混合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在线学习将日益深刻地融入企业学习之中,不仅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交付方式,采纳率越来越高,也会逐渐影响面授培训和各种线下活动,而这也符合“新人类”的学习特性与需求,因此,混合式学习将成为未来企业学习的标准配置


其实,早在2003年,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简称ASTD,现为人才发展协会ATD)就指出:混合式学习是知识交付产业的十大趋势之一。北美在线教育协会(North American Online Learning Consolidation)2008年发表的报告也认为:未来企业学习系统的差别不在于其是否为混合式学习,而在于如何混合。在他们看来,混合式学习是教学策略上的一次根本性变革。的确,很多实证研究表明,如果应用得当,混合式学习的效果好于任何单一的形式。


例如,中国银联支付学院之前曾进行过多次PPT制作方面的培训,在内部e-Learning平台上也有相关课程,但是,实际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为此,他们积极探索“线上与线下相结合”(Online to Offline,简称“O2O”)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推出了“思达”训练营和“PPT达人赛”,取得了良好效果。


其实,MOOC本身就是基于在线学习的混合式学习。不同于传统e-Learning,一门MOOC一般会设置数周的学习时间,每周都有围绕着教学要点的数门微课、其它学习资源,完成一些作业或考试,以及和团队进行讨论。基于我个人的体验,我认为,MOOC的学习体验明显优于传统e-Learning。


当然,正如马丁·纳迪恩(Martin Nadine)所说,混合式学习并不是把多种方法“堆”在一起,而是要基于目的,选择最适合的方法,进行系统地设计。设计并实施好的混合式学习,既要理解其精髓,把握相应的理论/理念,也有熟悉各种相关的技术、方法与工具,更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能,能够结合实际,灵活使用。对于很多企业培训经理来说,这将是一项必备技能,也是不小的挑战。


2. 游戏化


经济学家爱德华·卡斯特罗诺瓦(Edward Castronova)曾指出,人类社会出现了向游戏空间“大规模迁移”的现象,全世界数亿人在游戏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尤其是“85后”、“90后”这些所谓的“新人类”,更是伴随着多屏幕、视频游戏长大起来的技术达人、社交网络达人、游戏达人。TA们追求参与感,喜欢新鲜,因此,通过游戏化,让学习更好玩,鼓励员工参与,提高学习的兴趣与效果,将是大势所趋


据著名IT调研公司Gartner公司2011年预测,到2014年,超过70%的全球2,000家组织机构将拥有至少一个“游戏化”的应用。Gartner分析师表示,未来5年,游戏化将是一个显著的发展趋势


所谓“游戏化”(Gamification),指的是将游戏的元素和机制融入学习设计之中,提高学习的乐趣和学习者的参与感。“游戏化”并不是什么新事物或新概念,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和生活之中,已经存在很久很久了。例如,很多人小时候迷恋的集邮、勋章,现在大人们使用的会员卡、积分奖励等,都属于游戏化的范畴。因此,游戏化不一定是要玩游戏(无论是物理上的游戏,还是视频或电子游戏),而是让学习变得更“好玩”。从这种意义上,谁都可以而且应该尝试游戏化学习。每一个培训经理和培训师、管理者都应该学习游戏化设计与运营。


尽管现在“游戏化学习”很热,许多企业都在实践,但正如Gartner集团研究报告所讲:80%的游戏化应用都会因为低劣的设计而走向失败。的确,就像游戏化学习专家Karl Kapp所主张的那样:不要把游戏化简单理解为勋章奖励和积分这些表象,而是应该深入思考游戏化内在的本质


事实上,在我看来,游戏化学习设计是一门新兴的跨学科专业,设计并交付一个有价值的学习体验作为游戏化学习的应用之道,非常不容易做到。这里面会涉及许多专业的内容,包括游戏、美学、心理学、人类学、教学设计、引导与学习运营等。要想真正实现良好的效果,游戏化学习的设计、开发以及运营,都是不可或缺的


3. 碎片化


正如互联网研究专家古拉斯·卡尔(Nicholas Carr)所说:互联网已经毒害了我们的大脑。不仅是“新人类”,许多成年人的注意力也开始变短,因此,在教学形式变得更互动、灵活、更加注重参与的同时,内容也日益碎片化。事实上,“微课”已经成为MOOC和翻转课堂的标准配置。


“碎片化学习”也被称为“微学习”(micro-learning或bite sized learning),指的是通过观看主题明确、短小精悍的视频或图文内容,快速了解某一个知识点、完成特定问题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


相对于传统的、体系化的正式课程而言,微课具备如下特点:


内容少而精:往往是单一主题、具体明确;


时间短:5分钟之内的视频,或1-2页图文;


以干货为主:内容与主题直接相关;


随时随地,及时可用:微学习是伴随着“新人类”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而发展起来的,可以快速访问,即学即用,即用即学。


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呈现和知识交付方式,微课也需要系统地设计,尤其是作为混合式学习项目中的一个要素,必须总体考虑学习者的体验,不能单纯地为碎片化而碎片化。在我看来,如果没有体系化,碎片化就是一盘散沙;而如果没有碎片化,体系化就是铁板一块。无论是“一盘散沙”,还是“铁板一块”,都无法适应移动互联时代新人类的学习需求。


4. 嵌入化


众所周知,成人学习的主要形式是在岗实践(“干中学”),大部分是发生在工作现场的“非正式学习”。按照Bersin公司的研究,非正式学习主要包括按需学习、社会化学习和嵌入式学习。同时,成人学习大多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需要与完成工作或个人发展直接相关。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机构认识到,学习不能脱离业务,必须与工作直接相关,为员工提供有针对性、场景化的指导


在这方面,最明显的体现是“行动学习”(Action Learning)、“绩效改进”(Performance Improvement)和“绩效支持”(Performance support)的兴起


基于我个人多年来对企业学习研究与实践领域的关注,我认为,“绩效支持”作为学习与发展领域新的“生长点”,正在迅猛发展。尤其是当业务支持遇上移动互联网与云计算技术,更是插上了高飞的翅膀,即将迎来“第二春”


5. 社会化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通过社交媒体进行学习与协作日渐重要。


从本质上讲,任何学习都离不开社会环境,无论是获取的信息来源,还是实施具体的行动,以及实际结果的反馈和检验,都是一个“社会化”交互过程——在今天,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social media)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习的形态,加速甚至颠覆了人们获取信息、人际与人机交流、行动协同/沟通、结果反馈与分享的方式。


现在,借助于互联网技术,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同步或异步地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地双向互动,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沟通,从而为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我们每个人的学习、生活与工作,产生了许多创新或颠覆的机会,让一些企业崛起,另外一些则陷入困境。同样,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为社会化学习带来的新契机,也将创新或颠覆企业的学习。


不同于传统的培训、e-Learning课程等“正式学习”,这一类学习似乎缺乏设计、结构化不强,难以“被管控”,因此,即使意识到了这种学习的重要性,许多企业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培育”它。时至今日,这仍然是企业学习的前沿领域。


在我主译的《新社会化学习》一书中,托尼·宾厄姆和玛西娅·康纳总结了六类社会化学习:在线社区、讲故事、视频分享、维基(百科)、虚拟沉浸式环境、线上与线下整合(O2O),阐述了许多知名企业和机构的实践经验,如德勤、CIA、梅西医院、加拿大电信等,感兴趣的朋友可参阅。


6. 智能化


近年来,“大数据”(big data)是一个炙手可热的“显学”,我们在各种论坛和报刊上,总是能发现她的身影。尽管还处于炒作和探索的阶段,但据Gartner公司2013年对720家企业的调查表明,64%的受访企业都表示他们正在或即将进行大数据工作。


Elitte Masie在2013年12月《T&D》杂志上撰文指出,近1/3的跨国公司已经开始进行与学习相关的大数据应用;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ASTD)和企业生产力研究所(i4cp)近期的研究也验证了这一发现:22%的学习职能部门已启动大数据计划;在418名学习与业务专家中,20%希望在明年能实施有关学习的大数据计划;19%的专家已制定了更长期的计划。


客观地说,目前企业在运用“大数据”时,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帮助企业改善消费者体验、改进工作处理效率以及帮助企业发布新产品和新的业务模式,在企业学习领域的应用才刚刚开始。但是,我相信,随着“大数据”日益可用,在学习与发展领域,为员工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帮助,将成为未来在线学习的发展方向。当然,“大数据”在深度学习、人才开发方面可能还有着非常广阔、甚至我们至今无法想象的空间,等待着人们去探索。


7. 移动化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通过手机进行学习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不仅几乎所有主流的在线教育供应商都推出了移动学习解决方案,更有大量创业企业涌现,而且许多企业都争先恐后地应用移动学习。从使用者的角度看,移动学习也已经成为许多学习者的重要选择之一。许多研究也能印证这一判断。例如,知名学习研究公司Brandon Hall集团2013年的调查显示,73%的被调查者已经采用了某种形式的移动学习,87%的公司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增加移动学习应用。Ambient公司2013年发布的“2012-2017全球移动学习市场”中甚至提出,移动学习将迅速超过传统e-Learning,呈现出“蛙跳效应”——对于许多人来说,会跳过(或根本没有用过)e-Learning,而直接采用移动学习。


在我看来,移动学习之所以是大势所趋,主要基于下列理由:


(1)移动设备出货量增长与无线网络的普及:据IT调查公司Canalys的报告,2011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首次超过了PC。之后,这一趋势逐渐扩大。Gartner Group的数据显示,2013年,PC出货量下降了8.4%,而平板电脑出货量增长了53.4%;预计2014年传统电脑销量将继续下滑,而平板市场将增长38.6%。2013年12月,IDC公司甚至预测,到2017年,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将占到联网设备总销量的87%。同时,随着3G/4G网络以及Wifi的普及,移动设备的可用性与使用体验都将大幅改善。


(2)便携和易用是移动设备最显著的优点之一,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很方便地与他人沟通交流、获取资讯。事实上,现在,当我们遇到一个难题,或者需要寻找某些信息时,许多人首先想到的,不是去电脑上查一查,而是拿出手机上网搜索。这被称为“移动优先(Mobile First)”。


(3)特别是对于那些地理位置分散或机动性高的员工(如销售),移动设备具有更强的诱惑力,越来越多公司允许员工使用自己的移动设备(“BYOD”)。


(4)“新人类”对“随时在线”的要求,生活与工作节奏快、注意力缩短导致“碎片化”,而移动学习是最适宜“碎片化”学习的方式之一;


(5)越来越多的移动应用Apps,更多的学习资源、更便利的学习条件、更好的学习体验,也吸引着更多的人参与,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推动着移动学习的发展。


基于我的看法,从与业务的结合程度、结构化程度两个维度,可以将企业中移动学习应用策略分为四类:(1)自学;(2)社会化学习;(3)培训交付与辅助;(4)业务支持。这四类策略可以并存,且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人群、场景与活动。


例如,面授培训或行动学习项目可以利用移动学习,从而将孤立事件式的活动转变为持续数周的混合式学习项目——通过培训前的预习内容推送、需求调研、测验,培训过程中的考试、问答、小组互动,培训后的调查、复习、工具与方法支持、技能展示等,推动学习转化。对于一些流动率高、分散或工作机动性高的一线员工(如销售外勤、服务代表等),也可通过移动学习对其提供即学即用的培训与业务支持。


8.云化


IT部署模式变革,软件即服务(SaaS)模式发展迅猛,被大量企业采纳。根据North Bridge Venture Partners于近期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在过去的四年时间里SaaS的应用已增长了五倍,从11%提高到了74%。同时,根据Gartner公司的预计,传统内部部署模式的应用规模将逐渐萎缩,将在3年内从目前的34%下降到2017年的18%。


这一趋势同样发生在在线学习领域。据欧洲知名e-learning公司Docebo于2014年发布的全球e-learning市场趋势展望与预测——《2014-2016年E-Learning市场趋势》(E-learning Market Trends& Forecast 2014-2016 Report),“云服务”正在改变着组织、雇员与合作伙伴之间的交互协作。基于云服务的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模式,因其实施速度、购置和运营成本低等特点,成为多数企业选用的e-learning平台模式,SaaS模式带动了整个e-learning行业的增长。根据Gartner公司的数据,2014-2015年间,e-learning的SaaS市场将保持健康增长的势头,全球收入预计将达220亿美元。Gartner研究指出,许多企业正在把老系统更新为基于SaaS的系统。


2015移动学习峰会将于8月28-29日在深圳举行,敬请关注!


↓↓↓

问鼎云学习,大企业信赖的人才培养与发展专业平台
友情链接:
400-100-7350
wdxuexi@wunding.com
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紫光信息港C座8楼

问鼎云学习
移动客户端扫码下载

关注微信公众号
获取更多培训干货

粤ICP备07037912号 Copyright © 2012~2021 问鼎资讯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工商网监 电子标识
获取课程清单
确认申请
获取培训方案
确认申请
免费体验在线学习平台
确认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