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00-7350
首页 >资讯干货 >行业头条 >微课,想说爱你不容易
微课,想说爱你不容易
发表时间:2013-12-11 来源:《中国远程教育》 13058阅读

微课程的开发需要事先进行教学整体设计。所谓"整体",即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本体还是载体,建构还是解构,过程还是结果都需要关注。因为众多精致的微视频充其量只是一颗颗珍珠,只有观赏作用而无实用价值,只有将其有机地串接起来并付诸实际应用,才能成为既有观赏作用又有实用价值的项链。

   

说来我与微课有缘。大约28年前,当时学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引进摄录设备,我曾接受BBC关于教育电视节目制作的培训。那时他们所制作的英国开放大学的教学电视节目形式都很短小,通常只有几分钟,被我们称之为"C类片"。而我们电大的教学电视节目基本上都是50分钟的课堂直录,属"A类片"或者"B类片"。

 

"微课"的准确说法,应叫"微课程"。尽管网络教育的课程与传统教育有着差异,但其基本要素则应一样,否则就不能称其为课程。至于我们现在被称之为"微课"的,实际上大多只是"微视频",即利用视频这个载体担当某些知识教学的现场录像而已,而且仅仅是教学资源中的一种。若从这个角度来讲,微课程的开发都需要事先进行教学整体设计。所谓"整体",即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本体还是载体,建构还是解构,过程还是结果都需要关注。因为众多精致的微视频充其量只是一颗颗珍珠,只有观赏作用而无实用价值,只有将其有机地串接起来并付诸实际应用,才能成为既有观赏作用又有实用价值的项链。

 

当然,与"微课程"对应的通常是"微学习"。远程教育也好,开放教育也罢,其中的学习本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非正式学习,其样式便表现为一种特定的微学习。所谓微学习,其对象是自主的,资源是易获的,过程是简短的,方法是灵活的,评价也是多元的。那么与之对应的微课程,其目标就应是最近的,内容就应是组合的,教学就应是相长的,控制就应是有效的。而构成微课程的微视频,其主题只能单一、内容偏向重点、方式讲究多样、制作简单自然。总之,率性、本真,不刻意、不强求,顺应自然、合乎规律便是"微学习-微课程-微视频"组合体中的真谛。为此,我极佩服美国可汗学院那些离我们特别近的"微系列"。

 

另外说到"碎片化",我不太喜欢"碎片化"的用法。日常获取的知识可能有碎片化的现象,但教学资源可不能碎片化。即使时间碎片化,我们也要将其"聚零为整"而不是"化整为零"。至于个人学习空间的形成,那更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将其"结构化"而不是"碎片化"。唯此与微课配套的"课堂反转"(即推进课外学生自主学习,课内教与学充分交流互动)才能易如反掌,对支撑微课学习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即对学生学习状态、过程和效果进行深入的了解)才有用武之地。

 

你觉得有些微课打造过于精良、专题性太强。其实,现实中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需要利用视频载体,也不是所有的课都能使用好视频这个载体的,故需要因人制宜,因课制宜。况且,就讲"课"而言,怎么讲好,这是门学问。有人这样说过,什么样的课才讨人喜欢?第1种是课讲得听不懂,第2种是课讲得太明白,第3种是课中注重交流互动,第4种则是通过讲课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并能激发学生在课后能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继续学习。面对学习基础不同,学习需求不同,学习方式不同的广大开放学子来说,到底哪一种课才比较适合他们呢?看来今后把关的评委中绝不能少了他们。当然,那些实用性较强,明星效应很大的非学历课程中的讲座类课程则另当别论了。

 

我曾连续观看了央视的青年电视公开课节目--《开讲啦》,作为当下世间的一种清新对话,真的少了浮噪、多了真诚,少了说教、多了互动,有温度、有态度、有高度,值得我们借鉴。我还经常光顾"网易"的美国TED大会上那定位于"创意、理念的传播"的18分钟视频演讲,常使我感觉到尽管现今西风东渐,但如何在传播中不断地褪尽艳俗,消解厌倦,历久弥新,更值得我们深思。因为大凡未经历史积淀的事物,急速地被流行之后,往往都难免会因过于无根浮躁而加速溃退而去。

 

问鼎云学习,大企业信赖的人才培养与发展专业平台
友情链接:
400-100-7350
wdxuexi@wunding.com
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紫光信息港C座8楼

问鼎云学习
移动客户端扫码下载

关注微信公众号
获取更多培训干货

粤ICP备07037912号 Copyright © 2012~2021 问鼎资讯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工商网监 电子标识
获取课程清单
确认申请
获取培训方案
确认申请
免费体验在线学习平台
确认申请